沈阳市城市切换 

欢迎您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本站热门关键词:深圳电子展  上海电子展  成都电子展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世界机器人大会 服务贸易交易会

站内搜索

“智慧+”:消费新动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文件指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到,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智慧+”消费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体现,是对信息消费的升级和再造。“智慧+”不仅是产业发展和转型的倍增器,也将形成消费的新动力。

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倍增器

赛迪智库电子所消费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赵燕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智慧+”消费,是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消费形态,以智能产品、服务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

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秋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智慧+”消费是信息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体现,是对信息消费的升级和再造,是扩大升级信息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业态不断丰富的成长路径,或将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应用方向,也将进一步激发信息消费潜力、扩大信息消费应用范围,为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向记者表示:“要构建‘智慧﹢’消费生态体系,应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作用。还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供给能力,不断拓展便民消费新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我国发展现状,已分别从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推进“互联网+”“智能+”“在线+”“数字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经济新增长点。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202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门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

在业内专家看来,从之前的“智能+”、“互联网+”到今年的“智慧+”,体现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得益于我国产业数字化的程度、信息化的水平的不断提升。

王秋野认为,“智能+”的实质是将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而“智慧+”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在“智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全新信息化阶段。关于“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他向记者做出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智能+”比作我国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那么“智慧+”无疑是我国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倍增器。“智慧+”在“智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商品和服务供给迈向中高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培育壮大‘智慧+’消费,将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空间,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成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新引擎。”赵燕向记者表示。

为促进新型消费注入新动力

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促进新型消费,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有效释放内需,挖掘国内市场巨大潜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专家指出,在政府引导下,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定制消费、适老化终端产品、5G消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慧+沉浸式消费等智慧型产品和服务或将成为全新消费热点与亮点,为促进新型消费注入新动力。长远来看,未来随着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必然催生更多的“智慧+”消费增长点。

“培育壮大以旅游住宿、交通出行、餐饮娱乐等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活动相关的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是顺应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的必然选择,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促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带动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促进正常经济秩序快速恢复、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秋野向记者说到。

那么,当前应该如何去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王秋野从以下三个层面给出了建议。

一是要更好地发挥数字化的支撑作用。以融合创新为导向,全面推进5G、千兆光纤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更多新场景的普及应用。针对农业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快制定中长期数字化人才培养规划,为数字化转型夯实人才基础。

二是要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合效应,加快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升级,推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消费级无人机等高端智能消费产品的迭代演进,增加更多高质量精品内容。对于“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要实行联合集中攻关,争取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对于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要持续锻造并逐步形成产业优势。

三是要多措并举推动“智慧+”消费扩容提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开展智慧商业改造升级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智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店)建设,推广智能寻车、精准画像、智能推介等“智慧+”消费新应用、新模式,推动传统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步行街数字化改造升级,促进“智慧+”消费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丰富用户体验形式,培养居民新型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全面提升百姓对数字经济的获得感。

赵燕补充认为,要开展智慧产品、服务的线上、线下展示,开展试点示范。同时,还应该制定产品、服务推广目录,推动智慧产品、服务的标准、检测、认证工作。

家电成为“智慧+”消费的先锋队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家电行业在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智能家电的普及正是对‘智慧+’消费的践行。在众多产业中,对于已高度成熟的家电产业而言,‘智能化’已经深入家电企业的基因。”

如今,家电产品在特点和属性上更加“智慧”,智能家电消费高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智能空调占比超过50%,智能空气净化器占比达到65%,智能洗衣机占比接近60%。在制造端,家电企业从前端工厂制造环节就已充分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打造了“黑灯工厂”等绿色智慧工厂;在服务端,家电产品的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持续升级,通过智能化等多种辅助手段,提升了便利性和服务效率。在渠道端,平台加快线上线下消费的不断融合,探索消费新业态模式。2021年全国首家京东MALL落地西安,汇聚当下新潮的3C家电、家居产品,消费者通过主题场景体验区和产品互动体验区享受沉浸式购物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官方小程序扫码随时自主下单。

海尔智家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智慧+”消费可以说是消费领域的“新基建”,是市场走向数字化、高效化、智能化的重要底力,也是新技术融合应用的重要方向。通过“智慧+”消费,能有效改变传统单一产品、单一服务的局限,消费者可沉浸式体验多元化融合消费场景,减少跨领域消费壁垒,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

据了解,海尔旗下的场景品牌“三翼鸟”通过集家装、家居、家电、家生活一体化服务,汇集各行业优质生态资源,提供一站式定制的智慧家服务,不仅让用户摆脱了传统家装消费的众多局限,也赋能传统家装厂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翼鸟APP上线5个月就向15590个家庭提供了15747套方案,充分印证消费者对“智慧+”消费的极大热情。

2021年7月,创维推出了全场景智控系统新产品,这款集诸多新技术于一体的换代产品,具有功能强大、操作便捷、兼容性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酒店等全智能场景。创维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创维已经将智能化战略确立为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我们相信,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交互’的新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全场景智能控制系统必然取代传统的控制模式和控制方法,成为建立智能生态产业的核心。”

在新型消费背景下,长虹围绕以智慧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不仅夯实了长虹成功转型发展的根基,还带动了长虹的转型升级。长虹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爱联科技,已具备5G工业互联网模组、5G视频、5G智慧交通等专业模组以及5G通信模组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各类模组1200万片/月的产能,成为中国重要的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研发与智能制造基地。

“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应以改善用户体验为核心,开发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智能化产品,简单、易用;同时改善不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打造联通的智慧家居环境。未来家电与家居的结合,将为打造智慧家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杨鹏岳


    关键词: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型显示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相关产品
      暂无资料
    相关信息
    • 常见问题
    • 展会中心
    • 展位咨询
    • 参展咨询
    • 在线留言
    • 13811553498工作时间:8:0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