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切换 

欢迎您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本站热门关键词:深圳电子展  上海电子展  成都电子展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世界机器人大会 服务贸易交易会

站内搜索

区块链:顶层设计愈加完善,两大领域有望大规模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和10年区块链产业规模的具体目标,并将产业突破的重点指向实体经济和公共服务两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推动政策如雨后春笋,产业发展热情高涨。在行业专家看来,《指导意见》的发布意义非同寻常,意味着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善。政策春风下,哪些行业将享受到红利,区块链能否打破“热情高、落地难”的窘境,迎来真正的“春天”?

快速发展与落地难并存

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国家将区块链技术作为自主创新重要的突破口,明确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范畴,此后,国家各部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据统计,2020年国家部委、各省政府及省会城市发布的与区块链技术有关的政策、法规、方案、文件多达200余份。

政策鼓舞和带动下,参与区块链产业主体多点开花,科技巨头、央企国企、创新创业企业不断涌现,积极展开试点应用探索。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具有实际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达1350余家,企业细分服务覆盖了底层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产业推广、区块链媒体、区块链安全服务、解决方案、App应用等领域。ID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区块链行业规模已达5.61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但场景落地难等产业发展困境也尤为突出。”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刘权介绍,综观全球区块链核心技术发展现状,我国始终缺乏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技术,尤其是在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基础性核心技术方面,依赖性较大。此外,通用的底层平台技术缺失、性能不完善、兼容性不足,使得大部分能够和区块链融合的应用场景仍处在萌芽摸索期,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这些痛点都是阻碍我国区块链场景落地的掣肘因素。

区块链技术仍属于新技术,而且并不万能,需要理性看待其发展逻辑和应用价值。

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办公室主任张奕卉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区块链具有下一代“互联网”的价值潜力,其数字基础设施、底层铺设和互联网的逻辑相近。区块链需要契合特定场景(比如需要多方参与且缺乏信任的场景),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这些场景对数据样本量、上传时效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区块链技术在安全和性能等方面尚未成熟。此外,目前许多应用还沉溺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应用方如何打破传统业务逻辑,平衡好各参与方的关系,实现多方共治,更多的是联盟治理层面的工作,需要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框架,实现标准的统一,形成更高的价值闭环。

时间线和路线图加以明确

基于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指导意见》在秉承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生态培育、多方协同、安全有序五项基本原则下,明确了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3~5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区块链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区块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善。

在刘权看来,此次《指导意见》的发布意义非凡,意味着国家在区块链产业发展方面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指导意见》是国家首次为区块链产业制定明确的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十四五’时期将是数字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五年,也是区块链创新加速、构建生态、广泛落地、纳入监管的五年。《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以数据为要素的万物互联时代的价值变革。”刘权说。

除了确定发展路线图,区块链发展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保障措施。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表示,《指导意见》提出培养一批“名品、名企、名园”等,为整个区块链生态发展明确了具体目标,有利于产业、企业、政府等从各个维度进行融合发展,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政策落地、区块链企业如何紧跟国家政策、区块链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等提供了落地支持。

通过对我国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观察,不难发现,与欧美等国的区块链先进技术相比,我国仍有一定差距。“区块链技术从公有链起源,部分联盟链的底层平台是对国外公有链技术的改进。”张奕卉如是说,此次《指导意见》的重点任务中强调要建立开源生态,这是我国为顺应技术发展需求、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途径的重要举措。国外区块链技术的先进经验部分依托于开源社区,因为开源生态能吸引开发者,帮助底层代码、通用能力被复制和借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因此我国也可以考虑借助建立开源社区,构筑技术升级迭代环境,进而实现链上完整的线条,形成具有国际化的产业生态。

两大领域有望迎“落地潮”

区块链技术的最大应用价值,在于提升一些行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在于颠覆一些行业传统的应用工具。基于区块链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横跨同级别企业、纵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治共赢,将打造出更具有生命力和协同创新性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实体经济和公共服务对全球数字化发展、提升行业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有利的两个支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认为,只有与实体经济的产业深度结合,切实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和威力才能显现出来。

“本次新政策的发布为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提供中观层面的配套设施,而这一中观层面就是指向‘实体经济’‘公共服务’两大行业应用。”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吴桐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此前,我国的区块链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较为完善,但对重点领域的侧重程度一直有待提升。新政策的发布将在中观行业层面,聚焦两大应用领域,制定一些实施细则、行业条例,将打通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技术层面的桥梁,使区块链发展有的放矢。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和公共服务的结合,积累了许多有利条件。目前很多区块链的试点应用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例如,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政务服务、存证取证等,而区块链本身的适应性场景也在此。以存证取证应用为例,杭州、北京等地的互联网法院已经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司法存证,医疗保险异地互认、房产异地互认也展开试点应用且取得良好成效。

“新政策的加持,将有利于资金和数据的直接监管权收于中央,加快数据纳入到生产要素框架的进程,价值和变现渠道将打通,区块链和公共服务融合应用有望形成规模化落地。”吴桐说。

在实体经济中,应用热度最高的当属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国内已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中,金融领域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占比高达36%。除金融外,数字资产、企业服务、医疗、电力能源、农业等行业关注度逐渐走强,这正符合此次《指导意见》关于区块链行业10年规划的整体目标,即向实体经济领域应用倾斜。

“《指导意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在政策的激励下,区块链技术正由点及面,从两大产业中试点应用成效更好的应用入手,逐渐打通一条条‘高速公路’。但要想从一条条独立的高速公路,发展成贯通一体的城市交通网,还需要区块链与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其他新兴技术高度耦合,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张奕卉说。

责任编辑:齐旭


    关键词:

    区块链 AI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标签:中国电子展
    相关产品
    相关信息
    • 常见问题
    • 展会中心
    • 展位咨询
    • 参展咨询
    • 在线留言
    • 13811553498工作时间:8:00 - 18:00